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過濾機是壓濾機,由于壓濾機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安全、濾餅較干、輔助設備少,適用于黏度大、顆粒細、渣量多等過濾難度較大的物料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的使用,而且機種的改進和發展相當迅速。
壓濾機產品的發展經歷了從人工壓緊、拉板、木質、鑄鐵和鋁制板框發展到油壓壓緊裝置、鋁制材質壓濾機。特別是日本栗田機械制造所于1958年開發的世界領先的全自動壓濾機(日、美、英、德、法專利),1958年初在大阪生產。1963年,作為轉爐收塵脫水機,采用了RF型全自動壓濾機,用于公害排除和資源回收領域。1971年,在以前的壓濾機的壓濾室內,用于天然橡膠隔膜并設置壓榨機構,成功地開發了MF型全自動壓濾機,飛躍地提高了濾餅脫水率。1976年,該所又試制成功了具有最大過濾面積的JMF2000x2000×80室(過濾面積560m2)帶濾布清洗裝置和壓榨裝置廂式全自動壓濾機。1977年,又成功地開發了UF型獨立行走濾布型全自動壓濾機。分別應用于煉油廠重油脫蠟、潤滑油精濾、凈水場、下水道處理場、工業廢水等污泥處理、煤礦的選煤廢水處理等。作為公害防治的設備,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于臥式全自動廂式壓濾機開發的20世紀50年代,由烏克蘭化工機械研究所最先研制成功4IAK型立式自動壓濾機。到60年代生產IAKM型壓榨型立式自動壓濾機。后來芬蘭購買了該項專利技術,并在①TAKM型基礎上有所改進;生產出LAROX PF型壓榨型立式自動壓濾機,應用于選礦廠獲得成功,經濟效果顯著。
國內自動壓濾機的研制工作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為解決鎳精礦和電解錳過濾問題,由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總院、北京鋼鐵設計院和北京礦冶研究院設計了國產第一臺3.3m立式自動壓濾機,經上海化工機械廠試制,于1970年在上海901廠對上述物料和稀土精礦進行了過濾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70年代以來,國內已生產出 XMZ60-1000/30 型廂式自動壓濾機。1982年,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總院研制了XAZ40-810/30型聚丙烯廂式自動壓濾機,后又開發了聚丙烯隔膜自動廂式壓濾機。80年代后期以來,自動壓濾機在我國得到迅速的發展,并試制和生產了一些新型和常用的自動壓濾機,過濾面積從20m到1300㎡。現代壓濾機多以廂式的為主。目前,廂式和板框壓濾機是應用最泛的一種機型,也是生產量最多的一種機型。目前,分離機械行業中規模、產值最高的廠家是壓濾機廠。
自動廂式壓濾機適合黏度大、顆粒小、渣量多等過濾難度較大的物料,因此在冶金、化工、煤炭、石油、醫藥、染料、陶瓷等工業生產及廢水處理的環保部門均獲得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