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體充填是一些礦山正在使用的新技術。膏體技術因其經濟和環保方面的優越性正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膏體充填料是一種可泵送、可流動的非牛頓流體,它通常由礦山尾礦和水泥構成。膏體由稀尾礦漿制備,依靠傳統的濃密或過濾方法使尾礦漿脫水,使其質量分數達到75%~ 80%。20世紀80年代德國的恰隆德礦(GrunoMine)就率先使用膏體充填。此后美國、加拿大、南非、奧地利、澳大利亞等國的幾十個礦山都釆用了膏體充填技術。德國Bad Ground礦山膏體充填料制備系統所用的帶式真空過濾機規格為35m2,給礦質量分數為 20%,處理能力為0.86~l. It/(m2?h),濾餅水分為20%~22%。
國內于1999年在金川建成全尾砂填料充填系統,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尾砂連續脫水工藝及設備是膏體充填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該系統采用DU3O/18OO型固定室帶式真空過濾機作為脫水過濾設備。
該帶式真空過濾機自應用以來,其過濾系統連續運轉正常,帶速可在0.5~5m/min內選擇。濾布自動調偏和擴幅系統靈敏、準確。電控系統操作簡便可靠,可實現自動和手動操作,其過濾效果和生產能力均達到設計要求。在過濾機進料質量濃度為48%~60%和有效真空度為0.053MPa情況下,其濾餅含濕量達22%-25%,濾餅厚度為20?30mm,濾餅干量為20t/(h -臺),滿足了膏體充填對過濾機的生產要求。膏體充填新技術的研究與工業化榮獲200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