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顆粒經過濾元件時所受到的力在各種除塵技術中是最復雜的,目前尚不能對除塵 效率、過濾阻力等過濾分離參數進行準確的定量表達。粉塵能從氣流中分離出來,是粉塵 穿過濾料時產生的多種濾塵效應聯合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篩濾、截留、慣性碰撞和擴散效應,其次還有重力和靜電力效應.
(1) 篩濾。過濾式除塵器的多孔過濾元件是由無數個捕集單元集合而成的。當含塵氣流通過多孔過濾元件時,如果粉塵粒徑大于捕集單元的孔隙,或大于積附在捕集體表面的粉塵間空隙,粉塵即被阻留下來。由于氣體中所含粉塵的粒徑往往比捕集單元之間的孔隙要小得多,所以篩濾效應作用很小,當濾料表面沉積一層粉塵后,篩濾作用顯著增強。
(2) 慣性沉降(或稱慣性碰撞)。當氣流接近捕集單元時,流線圍繞捕集單元迅速轉彎。如果粒子的質量比較大,不能循著這樣的流線前進,而是在慣性的作用下繼續沿著曲率較小的途徑向前運動,就會使粒子比沿流線前進更靠近捕集單元,因而可能發生碰撞而被捕集c粒子粒徑越大,氣流速度越大,則慣性碰撞效應越強。對于粒徑小于Ipn的粉塵,就不可能通過慣性效應而被捕集。
(3) 直接截留(或稱流線截留)。如果具有一定尺寸的粒子質量可以忽略,則當流線圍繞捕集單元轉彎時,它不會偏離流線,仍隨流線一起運動。這時,只要該粒子的中心處在距離捕集單元不超過粒子半徑的流線上,就會與捕集單元碰撞而被截留。
(4) 擴散沉降(或稱布朗運動)。粒度在亞微米范圍的粒子很少被慣性碰撞或直接截 留捕集,這是因為它們不僅循著圍繞捕集單元的氣體流線運動,而且經過不規則的途徑橫穿氣流運動。微粒的無規則曲折運動稱為布朗運動,這是由于氣體分子連續不規則地撞擊它們而引起的。粒子越細,氣體黏度越高,則通過擴散效應而被捕集的粒子越多。布朗運動是亞微米粒子被捕集的主要原因。這種作用在氣流速度較慢時的效果更為顯著,這是因為在運動的氣體里廣粒子必須有足夠長的時間靠近捕集單元流過,才能在比較慢的擴散速度下與捕集單元碰撞。
(5) 靜電沉降。當氣流通過時,由于摩擦作用,捕集單元會產生靜電。粉塵隨氣流運
動時也會因摩擦等原因而帶電。因此,捕集單元與塵粒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粉塵隨氣流趨向捕集單元時,塵粒通過靜電吸引而從氣流中分離出來。
(6)重力沉降。當緩慢運動的氣流通過過濾器時,氣體逗留時間比較長,粒徑和密度較大的粒子可能由于它的質量形成垂直的運動,從而沉降在捕集單元上。
上述機制通常并不是同時起作用,而是只有一種起作用,或者其中兩三種聯合起作用。由于實際應用的情況不同,各種機制的重要性也會有所不同,其影響因素有:粒子的粒徑分布,捕集單元的尺寸和性質,氣流的速度和形式,氣體的性質,有無電場等。一般來說,擴散效應對于微細 塵粒的捕集處于支配地位;而對較粗粒子的捕集,則慣性碰撞和直接截留起主導作用;對于粒徑為0.4?0.6卩m的塵粒,捕集效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