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
根據氣流方向與過濾介質顆粒移動方向的相對關系,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可分為交叉流式、平行流式、逆流式三種型式。運行時其除塵效率和阻力保持穩定,是穩態過程。
交叉流式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
交叉流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的過濾介質靠自重垂直向下移動,含塵氣流則橫向穿過顆 粒層;顆粒層被兩側的篩網或百葉窗夾持,保持其固有的形狀和尺寸,并防止濾料泄漏。
交叉流式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在顆粒層濾料與含塵氣體交叉移動的過程中,濾料捕集并攜帶粉塵一起移出除塵器箱體,在配套的清灰裝置中使濾料粉塵脫離,干凈濾料送往顆粒層除塵器頂部重新注入除塵器,粉塵則被廢棄或回收 利用。
該類除塵器的不足之處是,顆粒層在過濾過程中靠自重力向下移動的整體性較差出現顆粒的間隙增大和顆粒分布不均勻的現象,使粉塵穿透率增加;同時,部分沉積的粉塵從過濾介質表面脫落,被過濾氣流再次攜帶,導致顆粒層的除塵效率下降。
平行流式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
平行流式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中,含塵氣流方向與顆粒層的移動方向一致,都是向下。
圖2所示立管式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的工作原理。過濾介質通過直管送入除塵器,在管下端,以介質顆粒的休止角形成一個自由顆粒面,含塵氣流經由進氣管沿殼體切向進入自由顆粒層,與過濾介質顆粒一道平行通過立管,清潔氣體通過立管下端的另一個過濾介質自由面流出,經由凈氣區的出口流向下部工 序;粉塵則隨同濾料顆粒從過濾介質出口送至清灰濾料顆粒與含塵氣體平行流動可促進含塵氣流與過濾介質的接觸,提高除塵效率。平行流可使氣體通過自由面流出立管時的過濾風速提高到0. 91?1. 82m/s,不會引起下端自由面顆粒流化,從而避免了沉積在顆粒層中的粉塵再次被氣流攜帶;過濾介質與粉塵質量比降低到10時,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大于99.95% (入口含塵濃度為6600ppm)。過濾風速提高使除塵器可以設計得更加緊湊,在處理風量大的條件下,設備不致過于龐大。
與交叉流顆粒層相比,平行流顆粒層除塵器在防止粉塵二次揚起方面有較大的改進。
逆流式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
逆流式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是指在過濾階段,含塵氣流在顆粒層中的運動方向和顆粒層的移動方向相反,如圖3所示。含塵氣體通過插管進入顆粒層,在插管的下端形成了過濾介質與氣體接觸區域,在含塵氣體穿過顆粒層的過程中,粉塵被顆粒層捕集。干凈氣體折反方向從顆粒層上端的自由面穿出,并經由設在凈氣區域的出口送往下部工序;粉塵則隨濾料顆粒繼續向下移動,然后從灰斗排出,運往清灰裝置(或系統)顆粒層移動可以是間歇式,也可是連續式。間歇式的過濾介質不出現顆粒間隙增大和顆粒錯位,過濾效率較高,但除塵效率和設備阻力會產生波動,此點與固定床的情況相似。
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的三種型式中,平行流式顆粒層除塵器處理氣量最大;而逆流式的粉塵二次夾帶量最少,獲得評價最高C但顆粒層移動過程中顆粒間隙增大、顆粒錯位的現象不可避免,導致微細粉塵的捕集效率下降,已沉積的粉塵也可能因為過濾介質錯位而脫離顆粒表面,再次被過濾氣流夾帶,因此,移動床顆粒層除塵器對微細粉塵的除塵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