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沉降:特殊設計
在一般沉降過程的設計中,都希望在沉降前單獨進行化學預處理階段,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最恰當的。盡管如此,由于進料物濃度低、絮凝時間長以及絮狀物細小或絮團強度低的原因,在很多地方應用這種方法不是特別成功。
在和用硫酸鋁處理飲用水相似的一個絮團凈化器中,氫氧化鋁絮團流化床在其中部形成,同時從流化床下面直接引入已經過化學處理的給水[Ives 1968]。這樣絮團層就起了雙倍的作用。首先,由于同相凝聚作用,髙濃度的絮團迅速加快了進料流體中微粒的凝聚速度;另外,還存在一個微粒捕獲作用,可以將那些有可能通過凈化器的小的絮團聚集到大絮團上。見圖7-10所示。
清液向上流動越過溢流堰從上面流岀,而聚集的絮狀物和少量的清液作為側流排出。比起傳統的設計,使用這種凈化器可以提高溢流速度。這種速度增稠器的設計與傳統設計很相似,但不同的是需要注意在進料井處對聚合物絮凝劑的添加要謹慎;還有將絮凝懸浮液引入污泥床中時,要注意對沉降懸浮液不應有沖淡或擾亂作用。當濃度不斷增加,大絮團生成得越快、絮團形成的時間越少時,效果越好。據稱,該設計可比傳統設計的負荷速度高10倍以上,見圖 7-11 所示。